11月4日下午,文学院在汇贤楼113报告厅举行“精是讲堂”第100期,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、鲁迅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浴洋博士受邀作题为《没有历史,只有传记”——“人的重建”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省思》的学术讲座。本场讲座由范国富副教授主持,文学院执行院长凌孟华教授,杨华丽教授、杨姿教授等教师代表以及硕士研究生、本科生到场聆听。
李浴洋围绕对“人”与文学的关系提出,所谓“人的消失”在很多情况下实为“人的分解”。“人的消失”不代表“人”在历史视野中的隐没。事实上,任何一种学说也都未曾否认“人”的价值。是故,“人的消失”不是对于“人”的简单放逐。接着,李浴洋带领在座同学们一起探讨,在“整体”的框架中“人”的位置究竟应当如何安放,如何以“文学”重建“人”的整体性。他谈到,面对AI时代“人”的问题不是通过局部的知识更新便可以回应的,而必须放在更为总体的位置上加以思考。重建“人”的整体性是一种对于“人”的意义的再次追寻。在这一过程中,“人”与“文学”的可能性可以互相支撑。最后,李浴洋以鲁迅、沈从文和徐志摩等作家为例,探讨作家生涯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紧密联系,并希望通过带入“生涯”的角度为认识与理解现代文学提供一个“牵一发而动全身”的变量。这一变量可以是对象,可以是命题,可以是中介,可以是界面,还可以是视野与方法。以“传记”为视野与方法,乃是希望从“生涯”出发系统性地重建“人”的整体性。